作者:倪容华医生
缤纷多彩的夏季来了,但也带来了一些小小的烦恼。那就是蚊虫叮咬。小小的蚊虫似乎特别偏爱小宝宝,会让宝宝身上出现较大红肿,瘙痒,乃至疼痛和硬结;还可能累及眼睛周围干扰视物、进食、饮水或正常的肢体活动。这让家长和宝宝都很不安。
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小小的蚊虫叮咬到底是什么。
许多被蚊叮咬的人会被蚊唾液变应原致敏,但只有少数人会对蚊唾液中的蛋白质产生免疫应答,出现临床相关的变态反应,且往往表现为大局部反应,全身性反应(包括全身性过敏反应)及呼吸系统变态反应较少见。
蚊叮咬的反应类型
1、典型(正常)反应:蚊叮咬的局部皮肤反应通常包括立即出现风团(肿胀)伴周围红晕(发红),于叮咬后20分钟左右表现最为明显,之后出现迟发性瘙痒性硬化(坚实)丘疹,于叮咬后24-36小时最为明显,并在随后7-10日内消退。
机体被蚊虫叮咬出现反应并自然消退的典型临床病程,在个体中会发展数月或数年。
从未接触某种特定蚊虫的人不会对此类蚊虫的首次叮咬产生反应。随后的叮咬会导致迟发性局部皮肤反应。重复叮咬后,将即刻产生风团。进一步暴露时,迟发性局部反应逐渐减弱并最终消失,但即刻反应仍然持续存在。被同种蚊虫反复叮咬的人,其即刻反应最终也会消失。
这些典型反应虽然令人苦恼,但并不危险。
其发生机制为一种变态反应。人类自身的体味、皮肤温度及呼出的二氧化碳可吸引蚊虫。被蚊虫叮咬后,其唾液中的过敏原与人血清中IgE与IgG及淋巴细胞参与了局部反应的发生。根据蚊叮咬暴露的强度及时间,不同阶段的持续时间各异。
对蚊叮咬产生变态反应风险增加的人群包括:蚊暴露程度较高的人群(即,常在户外的人);曾被蚊叮咬和致敏、但尚未产生自然免疫力的婴幼儿;某地的新来者或游客,被当地生长的蚊虫叮咬且致敏,而此前未接触这些蚊虫且尚未产生自然免疫力;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其对蚊唾液腺抗原的抗体滴度可能反常地升高;免疫相关基因与蚊叮咬反应的面积、痒感及自我认为是否易招蚊虫叮咬也有关联。
2、大局部反应:到目前为止,大局部反应(有时称为蚊咬综合征)是蚊叮咬最常见的变态反应类型。也是家长们最为担心的问题。
大局部反应在叮咬后数小时内发生,通常包括直径从2厘米至大于10厘米不等的发红、发热、肿胀的瘙痒乃至疼痛区域和/或硬结;根据叮咬部位,大局部反应可能累及整个眶周区域及大部分面部区域或整个肢体,尤其是对于婴儿或儿童。其可干扰视物、进食、饮水或正常的肢体活动;重度大局部反应伴有低热和不适。经8-12小时或更长时间进展,无论是否给予治疗,这些表现都会在3-10日内缓解。
蚊叮咬引起大局部反应,其发生机制与典型反应大致相同。血清蚊唾液特异性IgE及IgG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在1-6月龄时达到峰值,并在5岁后下降。这也是大局部反应偏爱小宝宝的原因。这些幼儿已被蚊叮咬且致敏,但尚未对蚊产生自然免疫力。虽然发生大局部反应者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应答,但最终仍会经历相同的自然脱敏过程。
在平素体健的儿童中,通常会持续数年在夏季反复发生蚊叮咬的大局部反应,之后会停止。然而,发生缓解的时间各异,取决于患者对蚊暴露的频率及强度,通过避蚊及预防蚊叮咬可缩短这一过程。
蚊叮咬所致大局部反应是一种临床诊断。诊断所需关键信息是从目击蚊叮咬(或暴露于有蚊环境且很可能发生蚊叮咬)到叮咬部位出现瘙痒、发红、发热、肿胀表现之间经过的时间,以小时计(而不是以日计)。及时识别和恰当治疗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诊断程序和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蚊叮咬所致大局部反应常被误诊为细菌性蜂窝织炎。了解明确见到的或可能的蚊叮咬部位开始发红发热肿胀的时间与蚊叮咬时间的关系很重要。大局部反应通常发生在叮咬后数小时内,而细菌性蜂窝织炎则常发生在叮咬部位已被抓破后数日。
有EB病毒感染、Wells综合征(嗜酸细胞性蜂窝织炎)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情况下,大局部反应偶可引起瘀斑样外观或形成大小水疱或大疱。
其他昆虫咬伤和螫伤也可导致大局部反应,但蚊叮咬不会造成疼痛,而引起大局部反应的蝇类及其他昆虫咬伤伴有疼痛,蜜蜂、胡蜂、小黄蜂、黄色大黄蜂、白面大黄蜂或火蚁的螫伤也会造成疼痛。
大局部反应的治疗包括使用抗组胺药,以及对重度反应者使用糖皮质激素:
•对有恼人的瘙痒症状的患者,推荐口服非镇静类H1抗组胺药物;能够减轻大局部反应中的瘙痒,还可减轻晚期反应(发红、肿胀及硬结),此类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或卢帕他定。
•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与昆虫螫刺所致大局部反应相关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如果患者出现直径数厘米的肿胀和硬结,建议外用中效皮质类固醇乳膏,例如0.1%莫米松,一日2次,使用5-10日。可减轻瘙痒、发红、温热及肿胀,。
•对于有广泛性眶周肿胀影响视力、唇肿胀影响饮食、或肢体广泛肿胀影响行动的患者,建议采用短疗程的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1mg/kg,最大剂量为50mg),一日1次,连用5-7日。
蚊叮咬后数小时内发生的大局部反应无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因为细菌性感染不可能发生得如此迅速。
预防大局部反应方法有:
对于有既往反应史的患者,主要方法是采取环境措施限制蚊孳生栖息地和使用驱虫剂防止蚊叮咬。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在黎明和黄昏时呆在室内,以及避免去湿地。应保持门和窗上的纱窗完好无损。
杀虫剂扑灭司林适用于纤维织物(例如帐篷、睡袋及衣物),但不可直接用在人体皮肤上。市场上有售扑灭司林浸渍的衬衫等衣物。
当蚊虫暴露不可避免时,建议患者预防性口服前述非镇静性抗组胺药
3、全身性变态反应:蚊叮咬所致全身性变态反应包括丘疹性或急性泛发性荨麻疹,偶尔包括全身性过敏反应、血清病,或者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发热及蚊叮咬部位皮肤坏死反应等表现。
呼吸系统变态反应:一些有变态反应性鼻炎和哮喘的患者会对空气传播的蚊虫变应原产生敏化(即,体内形成特异性IgE)。这些变应原可能存在于蚊虫体内,而且可能与造成叮咬反应的唾液变应原不同。采用蚊虫全身提取物进行免疫治疗可改善敏化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